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肝血管瘤 > 相关医院 > 肝内血管瘤科普

肝内血管瘤科普



肝内血管瘤

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,女性为多,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,绝大多数无症状,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。如有增大趋势,或者位于肝包膜下,有大出血可能,危及生命,应尽早治疗,肿瘤见于肝脏任何部位,常位于包膜下,多为单发(约10%为多发),肿瘤直径多小于4cm,但亦可小至数mm,个别大至30cm者。

病因:

1.不良情绪是导致出现肝血管瘤的一个重要原因,经调查证明,如果长期生活在愤怒,紧张,忧郁的情绪之下,会造成肝血管瘤;

2.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样是造成肝血管瘤的主要因素,如果经常吸烟,引酒,食用肥腻厚味的油脂类或辛辣刺激性及生冷的食物,会而加快肝血管瘤生长;

3.先天性血管瘤发育异常,多数有家庭遗传倾向。

临床表现:

小的病变多无症状,经体检超声发现,较大的病变可造成上腹不适或触及包块,巨大血管瘤可使肝脏显著增大,临床<4cm者多无症状,常于体格检查作腹部超声时偶然发现;4cm以上者约40%伴腹部不适,腹胀痛,肝肿大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肝功能改变等症状。

检查方法:

1.超声表现:显示肝内均质,强回声病变,边界大多清楚,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,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。

2.CT表现:(1)平扫:肝内低密度区,轮廓清楚,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。(2)增强扫描: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,具有特征性表现,诊断正确率可在90%以上,一般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。

3.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。

4.MRI: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,T2弛豫时间延长,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。

并发症:

1.肝血管瘤破裂: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。

2.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:少数病人常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症。

3.肝功能损害,表现为胆红素、转氨酶升高等。

4.肝囊肿:约10%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。

5.肝脏肿大: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。

治疗:

肝血管瘤发展缓慢,预后良好,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及临床症状,而非肿瘤的绝对大小。大多数已确诊而无症状的病人,可门诊随访,无需特殊处理,一般<4cm无症状可定期门诊随访,大于4cm以上建议进行治疗。肝血管瘤的干预治疗方法众多,包括手术、介入治疗、硬化剂注射、腹腔镜血管瘤切除术以及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疗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症状
白癜风医院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dthd.com/xgyy/1686.html